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也是一種綜合性的民俗文化。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儀式感”。2006年,春節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國家級非遺名錄體系中傳統節日的重要代表,囊括了眾多具體的
6月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上游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其中沙縣小吃、柳州螺螄粉等一批服務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遺
原標題:傳統技藝登“非遺”名錄 高州薯包籺個個都下足料,誠意滿滿。 劉棟 攝 高州古粽籺,也叫“裹粽籺”,類似粽子,不同的是高州人包的裹粽籺通常是比較細長的,呈窄圓柱狀。在高州農村,嫁娶或是進宅,主人家一般會請來全村的婦女幫忙包裹粽籺,宴請客人后再分給客人
原標題:新疆博州非遺保護名錄新增21項 央廣網博樂12月17日消息(記者羅成 通訊員楊薇薇 甫·金紅)日前,記者從第五批自治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評審會上獲悉,蒙古族石頭燜肉制作技藝、哈薩克族叼羊、面塑等21個項目,張百雁、穆拉提·依林別克、馬·
(來源:興安盟行政公署發布) 原標題:興安盟非遺 | 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 興安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01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系蒙古語,意為說書。自19世紀中葉在科爾沁草原代代相傳,沿襲至今。烏力格爾是在廣泛吸收民間文學和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謝邀。 2018年中,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這一批名單全國一共有1082人入選。再往前看,第一批入選了226人,第二批入選了551人,第三批入選了711人,第四批入選了498人。 也就是說,到2018年為止,全國的國
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1 尼 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卓舞(瓊結久河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2 朱南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醫診療法(朱氏婦科療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3 齊·寶力高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在已經公布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與宗教文化有關的項目有144項,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門類。當這些宗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國家保護的項目之后,其“瀕危”的狀況是否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呢?“中國
原標題:挖掘非遺文化內涵 標識地區文化符號 近年來,興安盟委、行署圍繞加強興安文化建設,扎實開展非遺保護基礎性建設工作,實行政策性扶持和生產性保護并舉,探索項目性保護和整體性保護相結合的現實路徑,推動全盟非遺文化保護呈現出主體多元化、措施多樣化、內容多面化的良
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和泛珠三角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交流與合作,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佛山市人民政府于11月3日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域合作交流會”,邀請泛珠三角區域所在省區和港澳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各地市非遺保護工作者等80多人開展合作交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