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讓中國“非遺”項目達到了43個。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作為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且文明沒有中斷的唯一古國,這并不讓人意外。列
近日“中國茶”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43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后穩居全球第一。這個數字的背后,離不開我國堅持保護民間風俗與民間文化的決心。 目前,我國設立了國家+省+市+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護衛體系。根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包括“中國茶
泉州晚報社·泉州通客戶端12月13日訊(泉州晚報記者 王金植 通訊員 許僑鑫)11月29日,包含鐵觀音制作技藝在內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泉州共擁有世界級非遺6項,也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類
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9日電 (杜穎 安格)今天,在國家級非遺項目白紙坊太獅歡騰的舞動中,2023年“北京中軸非遺潮薈”活動亮相北京中軸線,集中展示京派剪紙、彩砂工藝、北京雕漆等非遺手工技藝項目,以及相聲、快板、京韻大鼓、西河大鼓等曲藝項目。 本次潮薈
晨報訊(記者葉子申)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通知》,認定445家單位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廈門市新增廈門惠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正人珠繡技藝傳習所、廈門市思明
方寸之間,小室有乾坤 靜默之間,悠悠訴時光 深藏在十三巷里的臨夏八坊非遺館 一處靜謐之處暗藏玄機的地方 打開臨夏文化之門 傳統與風雅伴隨而來 從踏進青石板的此刻開始 歷史文化交融與重合,臨夏自古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大家庭,正是如此,這里集結了多元的文化瑰寶。 河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游 通訊員 劉琛)舞臺上,3個木偶在演員手中不斷跳躍,脖子上的珠子也隨之高高拋向空中,然后穩穩地落回木偶頭上,臺下的孩子們紛紛睜大眼睛、屏住呼吸,不時爆發出一陣陣歡呼……今年6月11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湖南雨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四川是非遺大省,擁有8000多處非遺資源。天府之國孕育了無數千古傳承、魅力無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四川擁有以7項世界級、153項國家級、611項省級、6900余項市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主體的非遺名錄體系。這些璀璨瑰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直以來,農博會農產品都是主打。在日前開幕的2020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其中湖南雨花非遺館算是最特別的存在。不同于其他版塊展區上大采購的氛圍,湖南雨花非遺館展區內彰顯著傳統非遺文化的魅力。在300平的展廳內,不僅有江永女書、竹編、非遺親子游等非遺文創
原標題:【非遺攻略】非遺展示館全攻略 因為疫情的影響 幾乎沒法出門游玩 隨著復工復產復業全面推進 經濟社會生活逐步趨于正常 很久沒好好去博物館的你 是不是急不可耐了 各個展館在疫情后都陸陸續續地開張了 沒有任何一個時候比現在更合適 去感受藝術給帶來我們的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