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燈正紅,漁歌正歡。2月4日,農歷正月十四,煙臺黃渤海新區將舉辦第31屆漁燈節,主會場設在大季家街道蘆洋村漁燈文化廣場,分會場為古現街道八角漁港。
本次漁燈節活動分為祈福巡游、開幕式、漁燈非遺展演、祭海大典四個環節。其中,在主會場的祈福巡游開始時間為當天8時20分,由蘆洋村中心大街南側入口至漁燈文化廣場,總長約1公里,屆時舞龍舞獅秧歌隊、高蹺隊和漢服漁燈隊將組成方陣進行表演,然后將依次舉行開幕式、漁燈非遺展演,集中呈現海陽秧歌、傳統高蹺、演劇等精彩表演;祭海大典由蘆洋村自行在蘆洋村漁燈文化廣場舉行。同時,在八角漁港分會場,當天9時30分左右也將分別舉行花車巡游、民俗表演、祭海大典等活動。
漁燈節是煙臺黃渤海新區的傳統民俗節日,流傳于山后初家、蘆洋、八角等十幾個漁村,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每到漁燈節這一天,全村老少會一起到海邊舞起漁家秧歌、敲起歡慶鑼鼓進行慶祝,有的漁民還會帶著貢品和漁燈,企盼來年平安、魚蝦滿倉、萬事順遂。2008年漁燈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該區喜獲“中國漁燈文化之鄉”城市名片。
近年來,煙臺黃渤海新區積極探索“文化宣傳+旅游推介”國家級非遺文化創新發展路徑,采取“草根明星”唱大戲、漁民自辦“漁燈春晚”等方式,為漁燈節賦予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充分激發鄉土文化能量、促進地方民俗發展、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當地鄉村精神文化的地標式符號。(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王堃 趙竹宇 姜乾 報道)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