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木版年畫、舞龍舞獅、皮影戲……豐富的非遺年貨,熱鬧的非遺表演,傳遞出濃濃的年味兒。
1月14日,農歷臘月廿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在山東濰坊舉辦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啟動儀式?,F場,山東非遺年貨大集匯集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遺產品和精彩的非遺展演,濟南皮影、萊蕪陳樓糖瓜、楊家埠木版年畫、高密剪紙等,讓群眾賞非遺之美、購非遺好物。
作為文化和旅游部在春節期間舉辦的特色活動之一,也是中央宣傳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品牌活動,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發動各地非遺保護機構、非遺傳承人和廣大網友,用鏡頭記錄春節期間年俗等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在網絡平臺開展視頻展播、現場直播和話題討論,讓人民群眾“云端”感受歡樂、喜慶、祥和的中國年氛圍,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抖音發起“非遺過年DOU來播”話題并設立“舞動中國龍”專區,設置年俗知識問答、舞龍特效貼紙等多種互動內容;嗶哩嗶哩上線“祥瑞直播家鄉年”視頻專題,展示傳統年俗表演的魅力;微博發起“非遺過大年”“煥新非遺計劃”雙話題,開展“網友最喜愛的年俗活動”網絡票選及“非遺我參與”技藝展示活動;酷狗上線“春節”“元宵”主題新春歌單,讓網友在音樂的陪伴中感受新年的濃濃喜悅……
許多網絡平臺都設置了春節非遺活動專區,集中展播非遺年俗視頻全國將舉辦1.2萬余場非遺活動 讓年味更濃厚、節日更喜慶,并根據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等時間節點推出“趕大集買年貨”“曬團圓年夜飯”“舞動中國龍”“點亮中國燈”等話題討論、直播等活動。
據悉,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統籌各地在春節期間組織開展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支持與春節相關的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全面開展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支持各地依托豐富非遺資源廣泛開展非遺傳承實踐和為民服務活動。據統計,2000余項省級及以上與春節相關的非遺代表性項目按照傳統定期舉辦活動,各地共將舉辦1.2萬余場線上線下非遺傳承實踐活動,讓人民群眾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共享文化建設成果、同過紅火中國新年。
剪紙、年畫、燈彩等非遺項目,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舞龍、舞獅、燈會、廟會等非遺項目帶動吸引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天津2023年“運河之春”非遺燈會、上海“豫園迎新春民俗體驗”燈會、福建楓亭元宵游燈習俗、海南文昌孔廟新春祈福廟會、陜西“玉兔迎春賀新年”秦腔秧歌社火展演、四川綿竹年畫展示展銷和體驗活動、山東海陽大秧歌賀年會、江蘇“舞獅鬧新春”舞龍舞獅展演……各級各類非遺項目讓年味更加濃厚、讓節日更加喜慶。
上一篇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