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成博
伴隨著鏗鏘的鑼鼓,一條彩龍時而騰飛云霄、時而龍游四海,栩栩如生勝似真龍,現場頻頻熱烈叫好。這是國家級非遺黃龍溪火龍燈舞的表演現場。
1月16日下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華區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承辦的“天府非遺——龍騰獅躍迎春會”在成華區杉板橋社區揭幕,開啟為期兩天的非遺“大餐”。
現場市民享用非遺大餐
本次活動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為主題,以線上、線下聯動兩種形式舉辦,包括啟動儀式、龍燈競技、龍燈巡游、非遺活態展示展銷等七大活動版塊。
舞龍
活動重頭戲是龍燈競技和巡游活動。這是成都組織的最大規模傳統龍燈競技比賽和巡游展演,來自成都11個區(市)縣500多人的17支龍舞隊、燈舞隊參與其中,四川客家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四川車燈、永盛牛燈、磁峰龍舞等隊伍輪番上陣,共同角逐兩大類8個獎項,給市民提供一個集中欣賞優秀龍舞、燈舞表演的舞臺,充分體現出“人民是文化的繼承者、創造者和享受者”。
表演現場
寫春聯
在非遺活態展示展銷板塊,聚集了年畫、糖畫、吹糖人、剪紙、繩編等項目,供廣大市民現場體驗,成都手作還現場組織了20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非遺展示展銷項目,供市民品鑒;非遺名家名段展演活動,給市民朋友帶去連續兩天的兒童木偶專場、四川曲藝專場和民族音樂專場的滾動演出;民俗鬧春系列活動則在現場為群眾送春聯、送“福”字,組織開展猜燈謎游戲。這一系列活動為廣大市民提前營造出濃厚的新春喜慶氛圍,帶來一個豐富、祥和、歡樂的“成都非遺味”幸福年。
從1月18日起,天府直播平臺將以“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為主題,將精彩的活動內容以網絡轉播的形式呈現給更多的觀眾,整個線上展播活動將一直持續到大年十五。
牛燈舞
據悉,本次活動作為成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的內容之一,旨在讓傳統節日煥發新生活力,為廣大群眾送去一份來自非遺的新春祝福,進而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據記者了解,成都于去年已啟動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有助于喚醒民眾內心的儀式感、認同感、使命感,從而增強城市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影響力,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照片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