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目前國內非遺種類分為10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其中國家級非遺總計為3610項。
每一項非遺,都是國家的瑰寶,但是,目前非遺卻面臨著,傳承人年邁,無人繼承的現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為了找到問題之所在,進行了一個市場調查,根據調查顯示百分之60的人不知道非遺是什么,百分之20的人有聽說過非遺,但并不是很清楚,百分之15的人通過一些品牌對非遺有些了解,僅有百分之5的人能說出非遺相關的知識。
在詢問是否愿意學習非遺技藝,成為非遺傳承人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致表示不愿意,只愿意在休閑時間去體驗觀賞。
根據調查得出結論:
1.非遺文化的傳播需要更加的貼近生活
2.非遺文化需要與時俱進,與當下主流相結合
3.非遺需要增加商業化的屬性,不光要有一腔熱血,也要有吃飯穿衣
時代在進步,非遺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非遺,熱愛上非遺。
“守護非遺文化,傳承人類文明”
五千年的傳承,我們每一個人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守護它,傳承它。
什么是非遺?
有人一聽說非遺,就覺得是個高大上的包裝,是個營銷噱頭,其實不然。
暫且不說文化背后所承載的民族、精神和政治意義,那些太大,太抽象,也離我們太遠。
之前看到過一種說法,很認同——
當你看到你父輩、爺爺輩代代相傳的一個老物件,一張舊照片,一個老技藝,你會涌現出一種懷舊的滿足感,你也會想起兒時的記憶和畫面,那種感覺讓你在被生活裹挾向前時,也會感激這一時一刻的感動。
文化存在的意義,就是激發人的感覺。我們是著重傳承,著重保護這項技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