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日前公布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非遺旅游景區、非遺旅游小鎮、非遺旅游街區、非遺旅游村寨4個類型共200個項目入選。
其中,北京市天壇公園等78個項目入選非遺旅游景區,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非遺小鎮等41個項目入選非遺旅游小鎮,內蒙古自治區黃河灣文商旅步行街等40個項目入選非遺旅游街區,重慶市鞍子苗寨等41個項目入選非遺旅游村寨。
本次項目遴選工作于今年6月啟動,要求參加遴選的旅游經營主體具有一些突出特點,如在旅游資源開發和產品建設中合理利用非遺(包括但不限于傳統技藝類、傳統表演類、傳統醫藥類、民俗等);引進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參與旅游產品建設和服務(包括但不限于設施構造、裝修裝飾、研學體驗、展演展示、餐飲服務、商品銷售等);既能夠促進非遺的傳播弘揚,又產生良好市場反響,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等。
根據工作方案,遴選遵循以下原則:開放共享——倡導非遺與旅游各要素宜融則融、能融盡融,在旅游景區、旅游小鎮、旅游街區、旅游村寨,探索多種融合路徑,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非遺通過旅游廣泛傳播、大眾實踐,促進旅游通過非遺豐富內涵、提高品質;尊重互利——尊重地域文化、尊重遺產持有者知情權和參與權,尊重各參與方的文化權益和利益訴求,在非遺和旅游融合實踐中建立各個實踐主體的利益分享機制,帶動民眾受益、促進地方發展;科學創新——遵循非遺基本規律和旅游基本規律,不歪曲貶損非遺的前提下,以旅游科學化管理和市場活力激發非遺當代創造力和生命力;弘揚價值——促進旅游目的地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在旅游的各個產品、各項服務中,以文化人,浸潤人心,帶動構建中國氣韻的文化生活空間,促使崇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蔚然成風,民族文化認同、自豪感進一步提升。(范朝慧)
來源: 中國旅游報
(葉秋云)舞龍表演、福州傳統梳妝技藝(三條簪)展演、詠春拳演出……17日,“來福州,過福年”2025年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活動在福建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啟動?,F場,福州首次發布并上線“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新春游玩地圖”小程序。
近日,省文旅廳赴省非遺中心調研并舉行“非遺+旅游”促進文旅融合座談會。在省文旅廳副廳長馬迎春看來,“非遺+旅游”的融合要重在“融”上。
西雙版納是一個充滿驚喜和美景的旅游勝地一定值得您親自去探索。到昆明旅游必游之地有很多,從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美食到民族文化,昆明擁有諸多景點和體驗。到西雙版納旅游必去景點到西雙版納旅游必去景點西雙版納旅游景點豐富多彩,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
尋美云南”非遺傳承和鄉村女性賦能項目,探索“全鏈條”賦能與“非遺+”等創新模式,支持非遺產業可持續與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女性在更廣闊的非遺舞臺展現文化自信。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