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和發揚古琴文化,促進非遺古琴的推廣力度,國慶放假期間,由浦陽街道和月泉琴社共同舉辦的“省運伴我行,非遺進社區”公益培訓班正式開課。
本次古琴進社區公益培訓活動面向全縣10-70歲古琴愛好者進行免費教學。由非遺古琴傳承人、高級講師,國家三級演奏員錢美紅主講,古琴制作非遺傳承人斯琴老師輔助。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相傳為伏羲所創。”課堂上,兩位老師深入淺出地向學員們講解了古琴的起源、形制、彈奏指法、記譜法、文化意義等知識,帶領大家走進古琴的世界。隨后,錢美紅老師深情獨奏了一段古琴曲,清晰明了地示范了古琴中托、抹、剔、勾、摘、打、撫弦等指法彈奏要領,讓學員聽得如癡如醉,意猶未盡。錢美紅老師還與學生合奏了入門曲《滄海一聲笑》、《彩云追月》,加深大家對古琴的體驗感。龍峰小學學生黃梓軒說:“通過老師的授課,我學到了很多,了解了琴聲、音律的優美,還加深了對非遺文化的了解,以后有時間,我一定要把古琴學好,并把它傳承下去。”
“在古琴傳播之路上能與居民教學相長,日益精進,是我最開心的事情,這次我們舉辦這個公益活動,希望有更多人來接觸、了解古琴文化,祝愿更多愛琴之人得遇知音,有所增益。”月泉琴社負責人斯聞老師由衷地說道。
古琴承載著中國傳統樂器的深遠文化,那是一種跨越時間和歲月的珍貴禮物,遇之不忘,久久念之。據了解,這次古琴公益班共分2期,30個課時,其中,10月1-7號為首期,10月9-16日為第二期,分白天班和晚上班授課,學員可根據自身情況自由切換時間學習,讓更多的居民感受到古琴文化的魅力。(藍媒聯盟·浦江縣融媒體中心)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
2024年以來,非遺文化進企業、節日節慶活動、專題文化講座、古戲臺戲曲演繹······百余場文化體驗活動惠及群眾約6萬人次,使廣大群眾認識蘇州、宿遷兩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體驗蘇宿非遺文化,盡情領略非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