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不點花燈月不圓,不耍社火難過年。”在寧夏隆德,祖祖輩輩過年都要耍社火、賞花燈。從我記事起,就跟著大人學做花燈,到我兒子手上已經傳了五代。 20年前,我從村里搬進了縣城,在文化館附近開了間書畫裝裱店。每逢過年,文化館總請我們去做花燈,手藝一直沒生
記者從電白區文廣旅體局獲悉,電白立足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多措并舉,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傳承與發展的力度,目前全區共有非遺項目25項,其中《高腳獅子舞》等4項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龍舞》等12項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有非遺傳承人40
記者 程凌潤 見習記者 冀夢荷8月25日,以“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332名非遺傳承人、284個非遺項目參展。本屆博覽會,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將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遺
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選人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丁蘭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服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京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紅茶制作技藝(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
中新網杭州5月6日電(施佳秀 方堃 張若嫻)現年75歲的老人章華琴沒有料到,從1958年加入劇團后,她在新昌調腔上一鉆就是整整一生,2008年她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現如今,她和77歲高齡的老伴兒,仍然為調腔的發
光明日報訊(光明網記者靳鈴涵、李佳琦)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的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已產生30位提名候選人。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于2023年2月21日公布了
大陽古鎮游客制作云丘山花饃皇城村重陽習俗日前,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公布的2023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中,山西的云丘山景區、大陽古鎮旅游景區、洪洞大槐樹景區、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游區、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村等14個項目分別入選“非遺旅游景
6月12日,記者獲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首批浙江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據悉,該旅游線路集結了浙江各市縣最具代表性的非遺項目。浙江擁有24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和10項人類非遺項目,數量位居中國前列。為盤活非遺資源,浙江打造了16條非遺的經典之旅。如嘉興推出了“海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一批?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第二批?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體育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擴展項目?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