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小川)這個周末,曾見證過中國近代工業輝煌歷程的南通唐閘古鎮,再次沸騰起來——以“見人見物見生活” 為主題的南通首期非遺集市,引來數十萬市民和游客 “邂逅”傳統文化、感受非遺魅力。一項項承載歷史和文化的傳統手工藝,也在走進市井、融入百姓中更加
南京燈謎、谷里魚圓制作技藝、六合豬頭肉制作技藝、古龠(yuè)演奏……近日,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以及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共9個門類。此次公布的市非物質文化
平報融媒記者巫鵬 通訊員雷云曉 “咚咚嚓,嚓咚咚……”2月1日下午,寶豐縣趙莊鎮趙莊村文化活動廣場的喜迎新年系列節目正式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廣場西側來自趙莊鎮范莊村的銅器表演隊員雙手緊握大镲、鼓槌,閃轉騰挪擊奏時,镲發出鏗鏘的“嚓”音,大鼓敲擊出
今天, 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了 一份重要名單 ↓↓↓ (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截圖) 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確定的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41項)。 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熱度本周依然不減,非遺這個領域開啟了直播模式,“口紅一哥”李佳琦參與的一次專場直播帶貨尤其火爆,多款產品上架“秒光”。“冷門”的非遺,正在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雖然僅僅是一次活動,但是卻打開了中國對物質文化遺產宣傳與繼承的新篇章,利用
在旅游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很好看的表演,但在國家5A級景區里演出國家級非遺傳統戲劇,放眼全國也十分罕見。7月16日,作為全國唯一的滿族戲曲劇種,國家級非遺項目滿族新城戲在偽滿皇宮博物院皇宮劇場演出兩場《鐵血女真》。這一創新性的初次試水超“吉”震撼! 滿族
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中新網杭州6月11日電 (江楊燁 張鈺婕)6月11日,浙江省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下稱“國遺”)上榜項目共325
仙游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關于仙游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的公示 仙游縣文化體育和仙游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關于仙游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的公示 仙游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組織開展了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經專
8月10日,花兒藝術旅行15周年暨云南非遺傳承與保護研討會在大理周城舉行。 花兒藝術旅行創始人兼CEO何鴻鵠、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沙玉雙書記、大理大學民族藝術館趙云芳館長及多位云南非遺傳承人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的成功召開也標志著花兒藝術旅行15周年慶暨
“巧手制蘆笙,笙聲蕩心魂。”背靠蘆笙及制作簡介的展板,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的苗族蘆笙制作技藝傳承人余曉平格外安靜,專心為手中的蘆笙調音,偶爾試吹幾聲,笙聲高亢而雋永。 苗族蘆笙制作技藝傳承人余曉平試吹蘆笙。 蘆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征,今年29歲的